说说如此“禁限放”烟花爆竹,是不是有些“野蛮”?
近年来,有些地方在想方设法变着招儿"禁限放"烟花爆竹。尤其是,随着环保督察进驻地方后,有的地方此举愈演愈烈,有的地方首当其冲拿烟花爆竹说事,有的地方赤裸裸将环境污染问题罪归烟花爆竹。如此"禁限放"烟花爆竹,是不是有些"野蛮"?
试作分析,某些地方的环保问题,是不是禁放烟花爆竹,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是不是就此可以大功告成、论功行赏了? 其实,明白人都心知肚明。拿烟花爆竹当"替罪羊",纯属玩"掩耳盗铃",行"丢卒保车"之实。
据说,国外有的地方,尤其是华人生活居住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民俗,当地政府随民所愿的做法值得称道。在生活居住区,在规划投建之初,就把如何方便居民安全有序燃放烟花爆竹在内的便民服务设施,同时设计考虑,同时建设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并且,还在居民入住之初或对新入住的居民,包括如何安全有序采购燃放烟花爆竹在内的物业服务项目,组织业主培训演练。把这些细微小事当作为社区居民、小区业主和人居聚集区村民服务的大事。
相比之下,与"禁限放","立法禁限放",还扯上"雾霾"、"环保",进而"双禁"等"铁手腕"作比较,如天壤之别。国外某些地方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借鉴? 而某些人视烟花爆竹为"如临大敌"、"罪恶滔天",这到底是不是野蛮?
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烟花爆竹管理者和从业者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挑事,惹是生非。
譬如:生产(经营)资质"人情许可",从业资格"真真假假",持证上岗"是是非非",采购原料"地下供货",配方用量"随心所欲",超响爆竹"震耳欲聋",骨架烟花"招惹争议",夹沫稀鞭"以少充多",质检报告"虚虚实实",运输手续"涂涂改改",商标包装"雾里看花",定点订货"热闹一阵",定价议价"自由超度",产品流向"糊里糊涂",供需合同"口说为凭",送货储存"神秘兮兮",经销摊点"出没无常",消费燃放"任性张扬",代售赊销"货到走人",货款回笼"何年何月" …… 。
这些,既反映出整个行业的侧面和局部,又折射出当下行业的艰辛和尴尬,还道出了笔者心中的"痛"。
如此粗放的行业,从十多年前说起,说说行业的"缩影"。当初,自从"生"下来就患"畸形儿",是"父母"基因导致的。后天的"营养"跟不上,管教不严,"放养式"长大的。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就负重操持。当兜里还未攒够几个钱的时候,就被某些"假慈悲"一次一次"敲打",往"沟里"带。当有了几个钱的时候,就"得瑟"起来,忘掉了自己姓啥名谁。被安全生产事故这个魔咒搞得"心神不定",不堪重负,沦入"越想急于赚钱越莫名其妙惹事"的怪圈。当越陷越深、上下不得、进退两难的时候,一心想"乱世出英雄"的"美梦",在现实面前被弄得七零八落。
无论如何,都会特别敏感,要挽救行业,害怕失去烟花爆竹。这是花炮人的本能,合乎情理,无可非议。
然而,有些遗憾的是,某些花炮人仍痴迷不悟。不知应该改掉自己的"陋习"、或抗拒改掉自己的"陋习";还在怪这怪那、漫天埋怨;还在如此假设、天真遐想。
然而,却有一些花炮企业,在"麻烦"面前束手无策。还在寄希望于他人会来挽救行业;还在想着会有人来"网开一面"。
如此挽救行业,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此提醒,靠人不如靠己;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不如向自我"宣战"。
还有某些"任性"的"紧箍咒",在"蹂躏"行业。视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如儿戏,拿"鸡毛当令箭",朝令夕改。不得不说,这才是行业的悲哀,是"野蛮"背后的"元凶"。
确实,行业的悲哀不在行业本身,也不能一味责怪从业者。因为行业是脆弱的,从业者是无辜的,大家都懂"胳膊拗不过大腿"这个道理。
今天行业的悲哀,是某些行业管理者如此放纵、当"杀"不斩,如此"禁限放"、滥"杀"无辜。这个"小不点儿"行业,多灾多难,咋就让某些"掌权"者老看不顺眼呢?!
一一作者张铁明,安全生产学者,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安全专家,某市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潜心研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走访调研20多个省市,专著多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应邀到各地公益讲学。创立“安全哥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