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良好环境 强抓内部管理
发布日期:2007-11-17 信息来源: 浏览量:3025
力争良好环境 强抓内部管理
舒城县日杂公司
舒城县日杂公司在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励精图治,顽强拼搏,通过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烟花爆竹市场的管理得到强化,业务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我公司实现销售总额1004.6万元,销售增长率达107.2%,实现利润10.31万元,利润增长率110.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我县拥有98万人口,全县烟花爆竹销售点多面广,且情况复杂,因而给烟花爆竹的市场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县社和日杂公司紧紧依照国家六部局公通字[1999]102号文件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措施,此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舒政办[2003]19号文件和舒政办[2003]41号文件,同时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领导组,下设烟花爆竹稽查大队。县日杂公司专门成立了三个清理小组,对全县1207个销售点库存的烟花爆竹进行登记并加贴防伪标贴。清理期间,由于部分零售户对烟花爆竹经营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不了解﹑不理解,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不予配合。为此,我公司一方面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六部局及县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共印发《致广大经营户的一封信》1000多份,散发到经营户手中,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深入全县30个乡镇进行广泛宣传,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另一方面,组织专人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清理和整顿。据统计,全县共查收非法生产和假冒伪劣商品总值约18万元,非法流入商品总值约3万元,查扣违规经营商品约7万元,累计总额达28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725家销售点颁发了《经营许可证》,签订了《安全经营管理协议》,取消不符合安全经营条件的经营户482家。
二﹑狠抓内部管理,努力开展业务经营
我县是全省烟花爆竹生产的主要县份之一,全县共有11家生产厂家,由于以往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关政策,导致生产厂家和公司争夺县内销售市场,安全经营和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两者的关系出现严重的僵化。对此,县社和公司依照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多次召开生产厂家会议,大力宣传国家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达成了由日杂公司委托生产厂家在本县范围内销售其生产的并加贴我公司防伪标识的产品共识,并签订了协议。公司为方便厂家销售,成立四个管理小组,上门服务,为其在县内销售的产品加贴防伪标贴,并开出销售清单,严格管理11个厂家在本县的烟花爆竹的代销业务。2004年,公司委托厂家的代销总额达865万元,与2003年度的420万元相比,代销额增加445万元,销售增长率达105.9%,创我公司自1999年以来烟花爆竹经营的最好业绩。公司在确保县内生产厂家销售的前提下,为丰富市场供应,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2004年,公司共销售县外烟花爆竹139.2万元,较2003年的68万元,净增71.2万元,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日杂公司为龙头,以销售点为基础的烟花爆竹营销网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制定有效措施,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烟花爆竹是特殊的危险商品,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为此,公司成立了安全领导组,先后制定了《值班人员的安全职责》﹑《联合仓库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防火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与仓库﹑批发部及值班室的负责同志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明确了各自岗位的职责,并对公司所属的烟花仓库和批发部实行重点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购买消防泵及消防机各一台,购买干粉灭火器25只,消防桶36个,安装消防栓2个,在烟花仓库旁修建了一座容量达4.5立方米的消防水池。高温季节,仓库人员每天早晨用消防泵打水将仓库屋面洒湿,同时把仓库的窗户打开,保持通风透气,使整个仓库的室内温度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公司始终没有忘记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2004年,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3次,进行安全知识笔试2次,同时请安全专管员教会职工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公亩和批发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由于公司领导对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2004年公司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猴年已去,雄鸡报晓。2004年,尽管我公司在各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公司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紧紧抓住经营和管理这根弦不放松,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健全网络,扩大业务,把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2005年4月8日)
舒城县日杂公司
舒城县日杂公司在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励精图治,顽强拼搏,通过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烟花爆竹市场的管理得到强化,业务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我公司实现销售总额1004.6万元,销售增长率达107.2%,实现利润10.31万元,利润增长率110.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我县拥有98万人口,全县烟花爆竹销售点多面广,且情况复杂,因而给烟花爆竹的市场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县社和日杂公司紧紧依照国家六部局公通字[1999]102号文件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措施,此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舒政办[2003]19号文件和舒政办[2003]41号文件,同时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领导组,下设烟花爆竹稽查大队。县日杂公司专门成立了三个清理小组,对全县1207个销售点库存的烟花爆竹进行登记并加贴防伪标贴。清理期间,由于部分零售户对烟花爆竹经营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不了解﹑不理解,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不予配合。为此,我公司一方面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六部局及县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共印发《致广大经营户的一封信》1000多份,散发到经营户手中,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深入全县30个乡镇进行广泛宣传,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另一方面,组织专人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清理和整顿。据统计,全县共查收非法生产和假冒伪劣商品总值约18万元,非法流入商品总值约3万元,查扣违规经营商品约7万元,累计总额达28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725家销售点颁发了《经营许可证》,签订了《安全经营管理协议》,取消不符合安全经营条件的经营户482家。
二﹑狠抓内部管理,努力开展业务经营
我县是全省烟花爆竹生产的主要县份之一,全县共有11家生产厂家,由于以往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关政策,导致生产厂家和公司争夺县内销售市场,安全经营和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两者的关系出现严重的僵化。对此,县社和公司依照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多次召开生产厂家会议,大力宣传国家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达成了由日杂公司委托生产厂家在本县范围内销售其生产的并加贴我公司防伪标识的产品共识,并签订了协议。公司为方便厂家销售,成立四个管理小组,上门服务,为其在县内销售的产品加贴防伪标贴,并开出销售清单,严格管理11个厂家在本县的烟花爆竹的代销业务。2004年,公司委托厂家的代销总额达865万元,与2003年度的420万元相比,代销额增加445万元,销售增长率达105.9%,创我公司自1999年以来烟花爆竹经营的最好业绩。公司在确保县内生产厂家销售的前提下,为丰富市场供应,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2004年,公司共销售县外烟花爆竹139.2万元,较2003年的68万元,净增71.2万元,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日杂公司为龙头,以销售点为基础的烟花爆竹营销网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制定有效措施,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烟花爆竹是特殊的危险商品,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为此,公司成立了安全领导组,先后制定了《值班人员的安全职责》﹑《联合仓库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防火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与仓库﹑批发部及值班室的负责同志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明确了各自岗位的职责,并对公司所属的烟花仓库和批发部实行重点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购买消防泵及消防机各一台,购买干粉灭火器25只,消防桶36个,安装消防栓2个,在烟花仓库旁修建了一座容量达4.5立方米的消防水池。高温季节,仓库人员每天早晨用消防泵打水将仓库屋面洒湿,同时把仓库的窗户打开,保持通风透气,使整个仓库的室内温度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公司始终没有忘记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2004年,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3次,进行安全知识笔试2次,同时请安全专管员教会职工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公亩和批发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由于公司领导对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2004年公司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猴年已去,雄鸡报晓。2004年,尽管我公司在各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公司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紧紧抓住经营和管理这根弦不放松,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健全网络,扩大业务,把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2005年4月8日)